联系大家
更多>>三菱空调维修服务中心
服务电话:
网址:
维修资讯:大同2000万开发"矿井游" 每年1万人参观
大阳。com-广州日报11月11日报道大同率先推广“矿游”,但旅游景点明年将搬迁。政府支撑的煤矿改造落后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对未来的思考
山西是中国最重要的煤炭储存和产地,大同是最重要的。煤炭挖出来,200多万大同人靠什么吃饭?早在五年前,这个问题就困扰着大同人。但是今天,焦虑并没有消除。
大同最大的煤矿企业之一大同煤矿集团旗下的晋华宫煤矿,早在9年前就开始探路,关停年产400万吨煤炭的“摇钱树”矿井,斥资2000万元启动中国首个“煤炭之都地下勘探之旅”。然而,转型之路极其艰难。景区开业7年,游客很少。
晋华宫矿正在酝酿一场新的革命。明年9月前斥资2亿元将“地心说游”搬迁至大同云冈石窟对面,将游客“钻地”深度从300多米降至140米,打造中国首个煤炭学问旅游区。会是危险还是机遇?2亿元会不会再次被“浪费”?一切还是未知。
晋华宫矿的命运是中国众多煤炭枯竭型矿井艰难转型的一个样本,也反映了中国众多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。
大同发改委对于晋华宫矿改造的痛苦也是很坚决的:改造是有代价的,但是“煤炭经济”没有出路可转,所以支撑企业大胆尝试。
把煤矿变成景点?游客钻到300多米深的矿井里旅游?这些看似荒谬的想法,现在在大同变成了现实。
突发奇想:
2000万开发“地心旅游”景点
大同晋华宫矿的这一“吃蟹”举动,起源于9年前。看到煤炭挖得越来越少,当时的大同煤矿新葡萄京手机版app下载晋华宫矿负责人吴永平和党委书记刘珂都坐不住了:9000多名煤炭工人的出路在哪里?当时,晋华宫煤矿开采了近50年,只剩下6000万吨煤,以每年400万吨的速度最多可以开采15年。煤炭挖出来怎么办?工人们吃什么?两个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——煤矿可以建成旅游景点吗?让游客钻入地下进行“地心之旅”?
挫折背后:
游客较少的项目很艰难
至于游客数量少的原因,张发分析说,一方面是游客担心不安全。“井下游的整个旅游过程是在地下300多米的矿井下进行的。目前,我国煤矿坍塌事故频发,许多游客感到害怕和不安全。事实上,大家的安全措施有三个保证。”张发无奈的说道。
另一方面,地下旅游成本高。张发说,坐一个笼子(一种矿井上下的电梯),下一张电费要60块钱。游客入矿前需要穿特制的矿工服、矿灯、胶鞋、棉袜,要有专门了解地质构造的专业人员讲解。一个游客参观地铁的费用是五六百元。